5月25日,由中建八局承建的天津远洋大厦二期项目提前100天全面冲出“正负零”,标志着这座“津门新地标”已成功跃出地平线,开启从“深潜”到“崛起”的新跨越。

项目地处天津市河北区,建设高度218米,地下5层,地上38层,总建筑面积约10.79万平方米,南临海河,东临大沽桥,毗邻天津站,地理位置优越,是海河沿线重要的地标建筑,预计2028年竣工。
天津自古依托海港漕运而兴盛繁荣,项目采用“风帆和灯塔”的设计概念,塔身立面线条舒展典雅,借风帆之形象征天津“奋楫扬帆、乘势启航”,建成后将与一期工程共同形成近20万平方米的大厦综合体,打造“北方航运服务核心枢纽”,成为天津城市形象新名片。

项目自2023年11月开工以来,历时18个月攻克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支护和5层地下结构施工等技术挑战,项目基坑平均深24米,坑中坑最深达29米,相当于向地下挖掘9层楼,基坑深度创天津市在建项目之最。
项目针对基坑支护设计了5道钢筋砼水平支撑,并通过BIM碰撞分析对基坑底部加固及局部深坑坡面护坡进行优化设计,部分基础底板厚度达到3.2米,比常规项目增厚约170%,以“多层支护+超厚底座”保障施工安全。
项目南临海河最近距离仅30米,基坑比海河底部还要深8米,渗水形成的淤泥质软土对施工影响较大。项目团队根据地连墙深度和承压水层分布,优化降水井布置和局部深坑疏干井数量,有效避免了边坡失稳、坑底隆起等风险,现场常驻专业应急抢险队伍,在地基外部涌动“万吨河水”的情况下,安全高效完成基坑作业。
项目基坑面积5500平方米,占项目总场地面积的91%,需要“螺蛳壳里做道场,方寸之间做腾挪”,项目对场区进行科学布置,分类分区分专业规划材料堆场,细化料场管理责任单位及责任人,动态调整物资进场情况,确保“随用随进、适时生产”。

项目实施“五段小流水”作业方案,实现土方开挖与支撑梁施工,支撑拆除与地下结构的循环交叉施工,优化工作面移交制度,将移交时间细化至小时,针对3.2米超厚基础底板,项目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,采取支撑梁挂设无动力溜管浇筑法,实现1.26万方混凝土无间歇连续浇筑,同时使用新能源混凝土搅拌车占比超50%,实现应急响应期间不间断施工,提前100天全面冲出结构“正负零”。
为践行绿色建造,项目采用新一代电动式天幕系统,集防尘、降噪、遮阳、降温等多功能于一身,实现不受天气限制的连续施工,为工友提供防暑降温良好环境,助力地下工程完美收官。
